談成語(中)
撰文:阿傑仔 (2007-03-31)回到文章列表

教育部長說,成語會使人「思想懶惰」、「一知半解」,「成語一旦脫離情境,就會沒有意義」,「如果成語故事大家不熟悉,寫出來的成語、用出來的典故,就和生活以及要表達的感情無關或很淡泊」。我們在此也針對相關的問題來討論討論。

關於「思想懶惰」這件事,有的慣用語似乎是有可能將事情過度簡化。例如有些人聽到小道消息,大部份情況下會選擇相信,而理由呢?常常就是五個字:「無風不起浪」。其實傳言只要未經證實,當然都有某種機率是假的,但一句「無風不起浪」似乎就讓真偽之辨的討論空間變得很小了。

可是如果說成語的典故對現代人都沒意義、運用成語就得了解典故,所以使用成語是不好的,就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了。其實,一般人能使用或理解成語,並不以了解典故為必要條件。如上篇文章所說,成語是以兩個以上詞為一個單位而被直接賦予意義,所以就像許多的詞一樣,它作為一個語意承載單位,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意義,說話者可以直接將成語與其語意連結起來,不一定要經過背後的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說話者對於一個成語的典故完全不了解,卻仍然可以正確地運用與理解這個成語。有些成語的現代語意與典故中的意義正好相反,如果一定要熟悉典故才能運用成語,那麼這一類的成語是不會存在的。

許多一般的詞也不能由字面來推敲出語意,使用者也不知道字面上的語意是怎麼發展到今天這樣,而語音與語意間的關係也是任意的 (arbitrary),但這些都無礙該詞的使用,這與成語是類似的。例如,現代人仍然使用「撥」一詞來稱呼輸入電話號碼或打電話的動作 (例如「請稍後再撥」、「撥號網路」等等),卻很少想到或了解到「撥」的典故:它來自舊時代的轉盤式電話。現代人(尤其是完全沒用過轉盤式電話的卻仍使用這個用法的人)在說「請你撥一通電話」的時候,恐怕早已將「撥」與打電話方面的語意直接連結起來,而沒有經過典故。另外,現代人很少用矛和盾兩種兵器,但「矛盾」一詞仍然被廣為使用,大概也很少人會認為這個詞不能用在現代,這也是因為它的引申義才是重點,背後的典故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這衍生出一個問題:既然典故未知,這些詞與成語的運用是怎麼被正確地學會呢?「語境」是一個原因。說話者學得一個詞或成語不一定是去了解其典故或語意解釋,而是藉著其出現的環境或上下文來學會。

我不太贊成任何成語脫離典故就會沒意義的說法,尤其許多成語早已成為現代口語的一部份,我們很難也沒必要刻意迴避。當然,有些較為冷僻的成語,並沒有完全進入現代語言,使用它們反而無助於溝通,所以,什麼成語值得用、或該用在何時何地,可能才是大家該傷腦筋的。

 




歡迎發表意見:

您的大名: 
電子郵件:  (不會公開,可不填。)
意見: 


驗證碼: 


全部共 11 個留言。全部共 1 頁。 目前顯示第 1 頁。

~小精靈~ 2008-07-03 22:41:30

成語: 中( ) ( )鹿, 3Q
阿傑 2008-01-30 23:51:30

@@?
儀儀 2008-01-28 16:49:16

我不知道甚麼是關於「思想懶惰」?這件事,有的慣用語似乎是有可能將事情過度簡化。例如有些人聽到小道消息,大部份情況下會選擇相信,而理由呢?常常就是五個字:「無風不起浪」。其實傳言只要未經證實,當然都有某種機率是假的,但一句「無風不起浪」似乎就讓真偽之辨的討論空間變得很小了。

+.+\


羅卓儀 2008-01-28 16:40:39

成語是怎麼來?
阿傑 2007-05-08 20:36:02

關於猶豫跟狐疑,的確很不像成語,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們的組合比較像複合詞(至於就現代來說),畢竟漢語中有大量的兩單音節詞構成的複合詞,狐疑如果是主語+述語的話,那它就很像那些主述結構的複合詞,而 idiom 一定要是兩個詞以上的組合。所以可能跟你提到的矛盾一樣都只是個詞罷了。以上是一點淺見。
khara 2007-05-07 20:04:40

關於「以濁音開頭的字」,自己想了些反例,就用了google查了一下「濁音で始まる」字樣,似乎還是有點發現。應該是說,「和語」比較不傾向這樣。漢字詞等就沒辦法了。

另外還補充一點,像是「貓哭耗子」這個(也是四字)詞組很生動,可是似乎成語味就少了些。不像「兔死狐悲」那麼「像成語」。似乎就少了些典雅的感覺。反過來說,「七年之癢」感覺上似乎譬喻得很有「古人味」,雖說實際上是新的通俗電影所出,卻很有些成語味。

倒是這種東西方的混淆,另外又想起,幼時曾看過些通俗的書啥的,把「狐假虎威」當單篇來述說,說得倒還真和些西方寓言有混為一談之勢。後來長大了才曉得這原來是戰國策士之言。不過其實就算割裂開來這故事仍隱露出中國源的痕跡:以虎為百獸之王,這似乎是不產獅子的中國的觀點。
khara 2007-05-07 17:05:51

臨時才想到的,有兩點:

其一,我的感覺是,「成語」這東西似乎仍然與漢語的某些特性有關。我是指,除了idiom的定義外,多少仍有些額外的要求。例如「字數」和「特定的語言上的美感等」(後者有點不好說,像是以前看過書上說日本人認為以濁音開頭的詞會給人比較不舒服之類的感覺(我也不肯定。),這在他語言的使用者來說就不會。)。
之所以這麼提是因為,臨時想到「猶豫」「狐疑」這種詞,最原始的意思都是指一些比較謹慎或者狡猾的獸類在下判斷時的情狀,但現在拿來用的情況似乎也可以說已經差不多是一種 idiom 了?至少我自己是用了「猶豫」許多年卻渾然不知「猶」是一種獸。
然而似乎「感覺上」這兩個詞仍算不得成語?當然這個「感覺」很模糊只是一種使用習慣的綜合。不過我倒以為「成語」這詞被廣泛使用的情況似乎仍有些共識未必是特定單位可以輕易去重新「定義」的吧?當然這仍只是「感覺」。(夠資格算是一位 native speaker 的感覺嗎?不過這很妙。設若 native speakers 間感覺相衝則當如何?特定單位說了算?不過某些地方我個人倒是認同該有特定單位去從事規範化的。例如法國據說就有個據說是沒法國人在理的單位在處理法語的問題云云......雖說看起來很廢不過我個人還是欣賞這種組織啦。不很喜歡完全以descriptive grammar 的立場出發就是。)
再來仍是「感覺」。我當初直覺上也認為「七年之癢」確實夠資格拿作「成語」而「三隻小豬」則很詭異。看了阿傑精采的分析不禁叫好。然而卻又想到另外一種情況,「三個和尚沒水喝」,似乎從來也沒有人濃縮這個作「三個和尚」而拿來當成語的?雖說我以為其實可以有這樣的句子:「他們這樣鬧,根本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嘛!」(算不算通過了 idiom 的過關檢測?)總感覺似乎「三個和尚」或者「三個臭皮匠」之類的有特殊趣味但少了點某種典雅的美感似的。(當然「粥少僧多」則似乎可成為「成語」了。)雖說具體而言特別是在白話文裡面各自用起來也未必有此優彼劣之分就是。
關於「成語」一詞的一點額外的感覺。當然阿傑的下篇還沒出來,先把臨時想到的想法隨便說一點點而已。

再,第二點。關於所謂「了解典故與否」的問題。仍然回到「猶豫」那詞,我猜測知道「猶」是個獸的大概也未必多,但事實上大家用這詞也用得很順。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語言現象就是。給人想到的是西方語言有所謂的「流俗詞源學」,這個在索緒爾的書中舉了不少例子批評過了。而之所以有這種流俗詞源之出現自然也是因為人們雖習慣某詞的用法卻(多數)早已忘卻該詞的構詞來源,才會額外編出一套似是而非的解釋來。當然詞源和典故又似乎有點不像,而且漢語的 morpheme、word、phrase之間的界線(至少對我而言)也是個有點頭大的問題。不過主要仍然只是說,當某個語意承載單位(說簡單點,某堆「表達一個意思的東西」啦!)已經有特定約定俗成的用法,那麼典故與否其實未必重要(除非特定場合),而更無所謂「思想懶惰」之類的問題了。當然還有些是「差不多具備共識」的共通指涉,這其實在次文化圈裡面也常有,不只主流文化。

不過看到這篇倒是發現「矛盾」這個詞,嗯,應該說是似乎在我的感覺裡「自相矛盾」像個成語(idiom?)而「矛盾」已經蛻變成一個「詞」(word)了。又倒是「猶豫」不像「成語」也許有人會認為是使用率高,可是仍有許多四個字的也已經常用到成了cliché的程度了(「陳腔濫調」「老生常談」本身就很常用)可是仍穩坐「『成』語」的地位。仍是感覺。
阿傑 2007-04-11 23:52:16

好久不見啊。他不是說用中文、英文、或納西拼音,也許你沒用對拼音?
這真的很有趣,不過我沒有 Windows 可以試,我也不懂東巴文字,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khara 2007-04-11 16:07:40

可能是因為「打」這個動詞也變成那種泛用動詞之一了?
(好像每種語文都有一兩個這類動詞?)
趁機偷問一下,朋友找到一個「電子東巴
可是下載試用版後似乎也沒有對應鍵盤(該網頁的說明似乎是有?),
然後自己調整word字型去打,內容也和該網頁出現的字不同,
這個阿傑知道為什麼嗎?

(不過我和我朋友都不懂納西語文,目前只是抓好玩的。)
阿傑 2007-04-03 19:58:57

我好像也幾乎沒說過「撥電話」,
不過大家應該都說過「打電話」吧,
不知道為什麼是用「打」的。
ban 2007-04-02 00:04:26

哇!你的版面大翻新呀!
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其實只有目一新)。
關於撥電話…老實說就我有記憶以來從未這樣用過或說過哩。呵…。
沒想到你會來個中篇。我以為直接就是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