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發現很多人在公開說話時,很喜歡用「一個」這兩個字。例如,以下是一段股票分析師在廣播上的談話:
如果說指數一旦做一個階梯式的一個向下修正,他就會有變現的一個壓力,其實這也反應在禮拜一的盤勢上面,我們看到很多個股哦,動軏跌停板鎖起來, 這種變現的一個壓力,其實也反應了市場的一個信心不足、成交量的一個萎縮,連要出貨都動軏就打到跌停板,這樣的一些弱勢股哦,可能投資人要先行做一個有效的一個避開。那至於說相對起來盤面會不會有逆勢的一個表現,或者是他可以當作一個多頭的一個風向球來做一個觀察的話,當然今天很明顯的,剛剛提到的面板的一個族群,這也是觀察的一個重點。
這樣的一段文字看起來有點誇張,因為裡面的「一個」實在很多,不過我們平常只要多留意一下廣播電視中的這類談話,就會發現這種用法是很普遍的。「一個」的本意當然是用來指出數量,加在名詞前面,不過以上這段話來看,這些「一個」並沒有表達數量的意義,因為我們根本不需要知道「壓力」、「表現」等名詞的數量,而且把它們都拿掉,也不影響語意的表達,看來這些「一個」和它原始的用法是不太一樣的。這段話還有一種用法也挺有趣,就是動詞會變成「做一個」+動詞,例如他也可以只說「觀察」,但實際上是說成「做一個觀察」。
這種「一個」的用法要研究起來,也許會有點有趣,不過它似乎沒實質語意,也沒啥語法功能,所以也許可以從語用 (pragmatics) 的角度來看看。至於從實際應用面來看,這樣的用法是不是太冗贅、是不是容易讓聽者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種東西日本的專業領域給的名字叫做「有声休止」
一般性討論會叫「フィラー(Filler)」
日文很常見的「えー」、「えっと」、「あの」就是這一類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拖時間讓思考跟上口說用的填充物
畢竟,這種直播節目的口說與寫作不同,是沒辦法暫停讓你想好了之後才開口的,但是人類的腦袋又不可能瞬間找好措辭構築句子
所以自然需要這些冗贅的填充物來等大腦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