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09)是天文年,天文學界有人指出,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伽」字應該念成ㄍㄚ (gā)。雖然這已經是好一陣子之前的事了,但我們一直沒有機會談談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說法是否經得起檢驗。
按照教育部字典,「伽利略」的「伽」要念成ㄑㄧㄝˊ (qié),同時也收錄ㄐㄧㄚ (jiā) 的讀音,但是並沒有ㄍㄚ (gā) 的音。在《廣韻》等韻書中,「伽」是「求迦切」,在現代念成ㄑㄧㄝˊ並沒有什麼問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課本都將「ㄑㄧㄝˊ利略」列為標準讀音,不過,伽利略的原文「Galileo」,不論用義大利語或英語念,都和ㄑㄧㄝˊ相差較遠,若改念ㄐㄧㄚ,也還是有一點差距,因而讓人感到相當困惑。天文相關領域的學者對此提出質疑,例如孫維新先生即強調「伽」應念為ㄍㄚ,而劉源俊先生也認為「伽」字在古代用於翻譯佛經的「ga」,所以應該念成ㄍㄚ。不過,劉先生的說法恐怕大有問題。
首先,「伽」字的確在古代用來翻譯梵語的 ga 或 gha 音節,如「伽陀」、「伽藍」,而 ga 音近漢語的ㄍㄚ。那麼,我們可以像劉先生一樣,說「伽」字在古代念成ㄍㄚ嗎?這恐怕不能妄下定論。兩個語言之間在音譯時,由於各自有一套音韻系統,因而譯出的發音往往只是近似而已。古代用「伽」字音譯 ga,不代表當時「伽」的讀音就一定等同於ㄍㄚ。而且根據《韻鏡》,「伽」字是「三等字」,在當時應帶有 i 介音或作用類似的成份,所以中古的「伽」字恐怕並非念成ㄍㄚ。另外,梵語的 gha 應和「送氣濁音」有關,所以也和ㄍㄚ有些差距。
再來,我們必須了解,中古音到現在已歷經許多改變,ㄍㄚ、ㄎㄚ這樣的音節已產生變化而不復存在於現代國語中,就算有也多半是後來為了外語音譯及其他特殊情形而刻意造出來的,例如「噶」、「咖」等。就算「伽」字在古代真的曾有ㄍㄚ或類似的讀音,但現代語言中既然已經沒有ㄍㄚ,而「伽」也早已變成了ㄑㄧㄝˊ,我們又如何能為它強行加上ㄍㄚ的讀音?我們今天的發音早已和中古漢語相差甚遠,如果每個字都要遵從古音,那麼現代語言豈不是要整個改寫?況且今人對古音的認識僅能靠推測,並無法完全確認其語音性質。
還有,劉先生說「伽」應念成一聲的ㄍㄚ,我們想問:為什麼是一聲,而不是二聲、三聲或四聲?「伽」字為平聲,且為濁音字,在現代應變為陽平,依此規律「伽」字應該是二聲才對,很可惜劉先生未能處理這個問題。
顯然,這些天文學者並沒有理由擅自更改「伽」字的發音,當然也無權宣稱ㄑㄧㄝˊ的發音是錯的。其實像「Galileo」這樣的外語轉譯到我們的語言,發音產生改變是很自然的,只要約定俗成即可達到溝通目的。我們在外國人面對說「ㄑㄧㄝˊ利略」,相當於在說一個中文詞,外國人聽不懂是正常的,更沒有「鬧笑話」的問題。如果真的不滿意 Galileo 變成「ㄑㄧㄝˊ利略」,應該是質疑當初譯者使用「伽」字的做法,並把「伽」改成發音更貼近的字才對(例如「加利略」,甚至「噶利略」、「嘎利略」之類的)。Gamma 音譯為「伽瑪」,也是當初譯者用字是否適當的問題,不能作為「伽」字念ㄍㄚ的證據。
而且,就算對「伽」字本身的發音有意見,只要有站得住腳的證據,當然可以提出,甚至可以乾脆提議為該字增添新音(而非妄加否定原有的正確讀音),以用於現代外語音譯。然而天文學界人士並未在漢語專業領域進行論證與意見交換,反而在缺乏語言專業的情況下,逕自向大眾及媒體發佈未經驗證的個人看法,實在有違學術精神。
能變的更好還不懂的改善 只會遷就前人的錯誤